八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八书的简介:

bā shū
1.指《史记》的《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其内容是关于对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专题记载和论述。其后正史皆称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为《史记》五种体例之一:有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八篇,总称为「八书」,其内容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后世正史多改称为「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故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八书以铺政体,十表以谱年爵。」

在古代中国,"八书"并非特指一个具体的书籍名称或内容,而是具有多种含义和用途。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八书”概念及其解释:

  1. 八体书: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书法体系中的八种不同风格,即草、行、楷、隶、篆等字体的统称。

  2.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散文汇编之一,也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从尧帝到秦朝初年的政治文件和重要言论。它分为八个部分(卷),故又称“八书”。

  3. 八章书:通常是指某部著作中的八个章节或段落。

  4. 八卦书:指易经中关于八卦的解说和应用,八卦是古代中国的哲学、医学、占卜等领域中的一种符号体系。

  5. 八种书体:除了“八体书”之外,有时也指《周礼》中的八种文献形式,包括策、誓、命、令、诰、诫、教、训等。

对于"八书"的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下面提供5个使用不同解释的造句作为参考:

  1. 书法造句:“古代书法家们通过实践探索出了草、行、楷、隶、篆等多种不同的书写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八体书’。”

  2. 《尚书》相关句子:“为了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尚书》无疑是必读的典籍之一,它包含了从尧到秦朝初年的八卷文献。”

  3. 章节目录句:“这部教育教材共分为八个章节(即所谓的‘八章书’),详细讲述了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八卦应用造句:“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生们会参考《易经》中的八卦图来辅助诊断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文献形式说明:“在古代官僚体系中,《周礼》里的‘八种书体’(策、誓、命、令、诰、诫、教、训)代表了不同的公文形式,每种都有其特定用途和格式要求。”

分词解释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