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甲后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先甲后甲的简介:

xiān jiǎ hòu jiǎ
先后申令各三日,使众人都知道。

  • AI解释

先甲后甲》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俗语,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或者是某个地区、文化中的民间用语。但如果我们从其字面意思进行拆解,并结合传统儒家文化和时间概念进行理解,“先甲后甲”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在时间顺序上的表述方式。

解释

  • “甲”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天干,也是十二地支之一。
  • 由于中国传统的计时体系中,每个月的初一被称为“初甲”,即“甲子日”,而之后的日子则依次按照甲、乙、丙……丁、戊等天干顺序排列。因此,“先甲后甲”可以理解为一种描述时间变化的概念,意指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从最初的“甲子日”开始,再到后来再次回到或经历“甲子日”。

造句

  1. 这次会议的日期定在了“先甲后甲”,即月初的第一次甲子日后的一段时间。
  2. 他决定在“先甲后甲”的时刻举行婚礼,寓意着新的开始和未来美好的期望。
  3. 历史上很多重大的改革或事件常常选择在“先甲后甲”之际进行,以求获得一个好的开端。
  4. 按照古代习俗,“先甲后甲”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祭品来祈求家庭和谐、健康平安。
  5. 在“先甲后甲”的关键时刻,领导层往往更加重视决策的审慎与周全。

以上造句都是根据对“先甲后甲”这种时间顺序概念的理解而创作的,并非历史事实或传统习俗的直接引用。实际使用时应依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

分词解释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