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体的简介:
lái tǐ/tī/bèn
1.弓张弦时弓臂内向的体势。 2.指子孙。
1.弓张弦时弓臂内向的体势。 2.指子孙。
- AI解释
在标准汉语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词汇是“来体”,因此可能是一个误解或者特定语境下的新词。但如果按照这个词汇结构,我们可以尝试解析为“来自”和“体制”的组合。“来体”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创新或外来制度、体系融入本地体制的概念。
解释
-
来体:假设这个词意味着某些新的观念、机制或者是外来的制度或组织形式被引入到一个现有的系统中,并与之融合,形成新的运作模式。
-
在这个解释下,“来”可以理解为“到来”或者“来自”,强调新事物的来源;“体”则指体系或体制。
造句
- 这次改革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试图将这些“来体”的做法融入我们的现有政策中。
-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来体”文化正在影响着许多国家的传统习俗和法律制度。
- 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这家企业决定引入一些新的管理模式作为“来体”,以增强其竞争力。
- 这个项目的成功在于巧妙地融合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来体制”。
- 在面对新兴技术挑战时,很多传统行业开始探索将数字技术融入日常运营中的“来体制”策略。
请注意,“来体”这一词语并非汉语标准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应当谨慎或明确其具体含义以避免误解。
分词解释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