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处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处的简介:
lái chǔ/chù
1.谓来而安处。
1.谓来而安处。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来源、出处。【例】网路上收到来处不明的档案,最好别随便开启,以免电脑中毒。
1. 所来的地方。《晋书.列传第四三》:「而所调借牛马,来处皆远,百姓所稸,谷草不充,并多羸瘠,难以涉路。」唐.郑谷〈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
2. 来源、出处。如:「我习惯在剪报资料上注明日期、来处,方便日后查阅。」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之二:「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宋.王楙《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
词语“来处”在中文中通常有两个常见的用法,具体含义会根据语境有所不同:
- 指事物或人物的出处、来源:表示某物或某人的起源地或者发生的地方。
- 象征性表达,指的是事物的根源、由来:有时被用来形容事情的起因或原因。
详细解释
- 在第一个用法中,“来处”简单来说就是“从哪里来的”,强调的是事物或人物产生的地方。
- 而在第二个用法中,则更多地用于文学和哲学语境,象征性地表达某个事件、思想的根源或者由来。
造句
- 这件工艺品的来处很远,是从非洲进口的。
- 小说中的主人公从一个贫穷家庭出身,这便是他的来处。
- 研究历史时,我们需要了解事物的来处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发展脉络。
- 他一直强调自己的来处对于他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这种思维方式的来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来处”一词的不同用法。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处
chǔ,chù
1 居住:穴居野~。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4 决定,决断:~理。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6 止,隐退:~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