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兵束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案兵束甲的简介:

àn bīng shù jiǎ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AI解释

词语解释

案兵束甲(àn bīng shù jiǎ):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军队暂时停止进攻或准备状态,表示暂且静观其变、等待时机的意思。其中,“案”是“放下”的意思,“束”是“捆紧”的意思。“案兵束甲”原指军事上的行为,后来也被用在比喻意义上,泛指任何需要静止和准备的场合。

造句

  1. 战争一触即发,各国政府纷纷下令 案兵束甲,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流血事件。
  2. 在这次突发事件中,他决定先案兵束甲,观察对方的反应再做下一步行动。
  3. 公司准备进行重大改革前,大家暂时都案兵束甲,等待领导最后的通知。
  4. 由于疫情尚未完全稳定,各地政府都在积极防控的同时,暂时案兵束甲,等待更好的时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5. 面对对方的挑衅,我们不能盲目采取行动,应该先案兵束甲,研究策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这些句子展现了“案兵束甲”这一成语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shù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 事情的结末:收~。结~。6 姓。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