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帐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借贷记帐法的简介:
jiè dài jì zhàng fǎ
会计工作中,用“借”、“贷”作为记帐符号来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依据“资产=权益(或=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任何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都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的借方和贷方分别以相等的金额予以登记。
会计工作中,用“借”、“贷”作为记帐符号来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依据“资产=权益(或=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任何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都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的借方和贷方分别以相等的金额予以登记。
- AI解释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中的一种记账方法,它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记录在两个或更多的账户中,以确保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该方法下,“借”和“贷”的含义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术语,而是作为表示记账方向的符号:借表示增加、取得;贷表示减少、付出。借贷记账法主要依靠四个基本规则来进行记录:
- 有借必有贷,即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
- 贷方代表的是资产的减少或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借方表示的是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每一账项记录金额相等,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
以下是5个使用“借贷记账法”的造句:
- 由于新项目资金需求,公司需要通过银行贷款10万元。按照借贷记账法,这笔贷款应记录为资产的增加。
- 小明购买了价值300元的办公用品作为报销,根据借贷记账原则,这被记录为一项费用支出,在借方增加300元;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支出,所以贷方也相应减少300元,确保总金额相等。
- 企业年终收到12万元的产品销售收入,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收入增加应记录在贷方,同时资产(如应收账款)或所有者权益也相应地增加,在借方同样增加12万元。
- 在处理员工工资发放时,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了5000元工资。根据借贷记账法,这将被记录为一项费用支出的减少,因此在贷方减少5000元;同时应付职工薪酬也会相应地减少5000元,在借方做同样的减记。
- 为了扩大业务规模,企业决定向股东增发了5万元的新股。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规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录在贷方,相应的资产(如银行存款)也同时增加5万元于借方。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借贷记账法”不仅是一种财务记录的方法,也是维护企业财务健康的关键工具之一。
分词解释
借
jiè
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3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4 依靠:凭~。~势。
贷
dài
1 借入或借出:~款。借~。信~。2 推卸给旁人:责无旁~。3 宽恕,饶恕:严惩不~。
记
jì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帐
zhàng
1 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子。~幕。~篷。蚊~。青纱~。2 同“账”。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