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的拼音、解释、组词
伯益的简介:
bó yì
1.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为嬴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助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益,益避居箕山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 2.晋鼓吹曲名。傅玄制。见《晋书.乐志下》。词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伯益》。
1.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为嬴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助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益,益避居箕山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 2.晋鼓吹曲名。傅玄制。见《晋书.乐志下》。词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伯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虞舜的臣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汉.张衡〈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也作「伯翳」、「柏翳」。
2. 乐曲名。晋傅玄制。《晋书.卷二三.乐志下》:「改黄爵行为伯益。」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伯益”并不是一个通常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行为习惯的词汇,而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等史籍记载,伯益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被认为是夏朝的奠基人之一。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伯益还被认为是一位擅长驯化各种动物的人。
详细解释:
- 伯益: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记载,他是舜帝的臣子,后来成为大禹的助手和继任者,在治水功绩上有着重要的贡献。传说中,他能够与百兽和谐共处,是古代神话人物之一。
造句:
- 老师给学生们讲述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英雄故事,其中就包括了伯益帮助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
- 在《史记》中,关于伯益的部分记载了他如何协助大禹治水并传承王位的故事。
- 伯益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水利专家,他还被认为拥有与动物沟通的能力,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寻常的。
- 尽管许多关于伯益的真实故事已难以考证,但他的形象仍被描绘为一位智慧且有远见的人物。
- 研究古代历史的学生们会学习到像伯益这样的人物是如何在中国文化中留下重要印记的。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在假设“伯益”具备特定象征意义或具有某些特殊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的例子。在正式的历史和文学分析中,“伯益”的描述主要基于《史记》等古籍中的记载。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