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粗取精的拼音、解释、组词
去粗取精的简介:
qù cū qǔ jīng
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去除粗糙的部分,留取精华。
1. 去除粗糙的部分,留取精华。如:「引用文献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词语解释
去粗取精(qù cū qǔ jī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去除事物中的粗糙、不精华的部分,选取其中最本质、最有价值的内容。比喻在分析问题或处理事务时要能够分辨真伪优劣,取舍恰当。
造句
- 科学研究需要去粗取精的过程,不能盲目迷信已有结论。
-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科学家进行研究时应该批判性地看待现有知识,剔除那些过时或不准确的信息,只保留最可靠和有价值的部分来进行新的探索。
-
阅读书籍要善于去粗取精,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
解析:这句话鼓励读者在读书时要有选择性地吸收信息,而不是囫囵吞枣地全部接受;通过挑选精华内容,可以有效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修养。
-
他在工作上总是能够做到去粗取精,使问题得到最优化的解决方式。
-
解析:这句话赞扬某人在工作中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判断力,能够在众多复杂因素中识别出最关键的问题,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
面对各种信息,我们需要学会去粗取精,筛选真伪。
-
解析:此句强调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必须具备鉴别信息的能力,避免被大量无用或虚假的信息所困扰。
-
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当去粗取精,了解真正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 解析:这句话提示我们在学习历史时要注重分析事件的本质原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
通过这几个句子的使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去粗取精”的实际应用范围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去
qù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粗
cū
1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2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3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4 颗粒大的:~沙子。5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6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7 略微:~略。~具规模。
精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8 很、极:~湿。~瘦。~光。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12 古同“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