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约国的拼音、解释、组词
协约国的简介:
xié yuē/yāo gu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初由英、法、俄三国组成。1914年,战争爆发后,先后有美、意、日等二十五国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后,协约国集团曾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告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初由英、法、俄三国组成。1914年,战争爆发后,先后有美、意、日等二十五国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后,协约国集团曾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告失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互相订有协约的国家。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美、法等国所结成的战争集团,称为「协约国」。
《协约国》这个词源自国际历史,具体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家相对立的一方。这些国家最初由英、法、俄三国组成,并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扩充至包括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协约国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对抗同盟国(又称轴心国)。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1914年,持续到1918年结束。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为了抵抗德国及其盟友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的侵略而结成协约国。
- 组成与变化:协约国并非一成不变的联盟结构,在战争过程中,意大利最初是同盟国的一员但在1915年倒向协约国一方;日本也是在1914年加入协约国。到了战争末期,美国也在1917年参战并加入了协约国。
- 历史意义:协约国的胜利标志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体系的部分终结,并为后来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造句
- 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激烈冲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特征之一。
- 在一战中,英法等协约国联合行动成功地抵抗了德军的猛烈进攻。
- 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协约国国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 协约国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军事实力,还在于其背后的经济支持和社会动员能力。
- 今天在国际事务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协约国时期合作模式的影响,即多个国家为了应对全球性挑战而联手行动。
分词解释
协
xié
1 共同合作,和洽:~商。~定。~和。~调(tiáo )。~议。2 帮助,辅助:~助。~同。~理。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