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的拼音、解释、组词

事不过三的简介:

shì bù guò sān
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 AI解释

事不过三》,这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传统智慧的成语,其中“事”指的是事情、事件,“不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不会超过或不突破;“三”则是表示一个极限数目。“事不过三”的意思是指做一件事情若已经发生过两次错误或者不幸,在第三次尝试时通常会有更好的结果。这反映了古人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事情经过三次的重复之后,其发展方向和结果往往趋于稳定,无论是好是坏。

造句:

  1. 他这次终于没再犯之前的错误,看来真应了那句“事不过三”的老话。

  2. 虽然之前连续两次比赛都以失败告终,但这次他终于成功了,真是印证了“事不过三”的说法。

  3. **这个问题我已经跟你说过两次了,如果你再不注意听讲,第三次可就真的不好说了——这下你得记住了吗?”

  4. 经过了两次尝试后,这一次我们团队的操作堪称完美,确实应验了古人常说的“事不过三”。

  5. 每次考试前他都会出现一些小状况,但只要度过这次,以后就不会再有类似问题发生,这也是典型的“事不过三”现象。

这句成语虽然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但在现代生活中也有其适用之处,尤其在面对重复性的工作或任务时,人们可能会引用这句话来自我激励或是鼓励他人坚持下去。

分词解释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