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胡的拼音、解释、组词
板胡的简介:
bǎn hú
胡琴的一种,琴筒呈半球形,口上蒙着薄板。发音高亢。
胡琴的一种,琴筒呈半球形,口上蒙着薄板。发音高亢。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器名,擦弦乐器。形似二胡,琴筒由木或椰子壳制成,上蒙薄桐木板而得名,琴杆多用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弓杆较粗,音色高亢明亮。为多种梆子腔戏曲及其他北方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今有分为高音板胡及中音板胡,可作为独奏或乐队合奏使用。也称为「梆胡」、「秦胡」。
《板胡》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属于拉弦乐器的一种。它通常用于中国民间和地方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等剧种中,是这些地方戏曲乐队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详细解释
- 结构:板胡一般由共鸣箱(又称“琴身”)、琴杆和琴马三部分组成。其形状类似于大提琴,但更加扁平。琴弦通常为两根,多用尼龙或丝线制作。
- 音色与特点:板胡的音色明亮、清脆,能够表现出强烈的音乐情感,尤其是对于表现激昂、紧张的情绪特别有效。它既可以发出高亢、嘹亮的声音,也能演奏柔和优美的旋律。
- 演奏技巧:板胡通过弓子在琴弦上滑动拉奏,并辅以指法的变化,来实现不同的音色和音效。
造句
- 在秦腔演出中,乐队里的一位老乐手正在用他的板胡为演员的唱段伴奏。
- 小张对音乐非常热爱,在自学了半年后,他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板胡演奏简单的曲目了。
- 板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在各种地方戏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精彩,尤其是那位用板胡伴奏的乐手,他出色的演奏让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 在这次地方文化节上,我有幸亲自体验了一把使用板胡弹奏民歌的乐趣。
分词解释
板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