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的拼音、解释、组词

暮鼓晨钟的简介:

mù gǔ chén zhōng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暮鼓晨钟」是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语或本唐.李咸用〈山中〉诗。后亦用「暮鼓晨钟」指一日的时光,或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夕鼓晨钟」

2. ※唐.李咸用〈山中〉诗(据《全唐诗.卷六四六.李咸用》引)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簷楹。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1>。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注解〕 (1) 挂情:寄情。挂,同「挂」。

3. 「暮鼓」和「晨钟」是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因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认为「暮鼓晨钟」具有警世的意味。这句成语当来自于生活经验,较早的文献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诗,使用了「朝钟暮鼓」。这首诗表达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于京城的荣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都无法传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云高挂天空。世间的事物既分歧又复杂,还不如像那河边的人们,平淡的过一生。诗中充分表达出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后来「暮鼓晨钟」这句成语除用来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外,也用来指一日的时光,亦用来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1. 佛寺中朝课之前敲钟,熄灯之前击鼓,用以提示时间。【例】爷爷寄住在佛寺,生活作息都以暮鼓晨钟为准。

2. 比喻使人觉悟的言论。【例】他的一番言语,有如暮鼓晨钟,使我大澈大悟。

1. 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俞德邻〈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之三:「我生惭愧贾胡留,暮鼓晨钟复报秋。」也作「朝钟暮鼓」、「晨钟暮鼓」。

2. 比喻使人觉悟的言论。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一九出:「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

暮鼓晨钟》这一词语源自古代寺庙文化,用以形容僧人生活中的日常活动。"暮鼓"指的是傍晚时分敲响的大鼓声;"晨钟"则是指早晨敲打的钟声。这两个词通常用来比喻警世之言或生活的规律性。

详细解释: 1. 象征意义:“暮鼓晨钟”不仅仅是指寺庙中早晚的仪式,更多是借物喻人,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节律和人生哲理。 2. 生活态度:这个词语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珍惜光阴的生活态度。它提醒人们要把握好每一天的时间,过上一种有规律、有序的生活。 3.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士人修身养性的胜地。“暮鼓晨钟”反映了古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理解。

造句示例: 1. 小李每天都会按时起床听鸟鸣,然后聆听家中的“暮鼓晨钟”,仿佛在与自然、时光对话。 2. 王先生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在清晨被温和的阳光叫醒,听着窗外传来的“暮鼓晨钟”。 3. 他常常提醒自己要把握当下,就像每天按时敲响的“暮鼓晨钟”一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4. 每天晚上睡前听一段古琴曲,然后在清晨被远处的“暮鼓晨钟”唤醒,这样的一天对于李女士来说是最美好的开始。 5. 陈先生是个喜欢哲学思考的人,在一个宁静的早晨,听着“暮鼓晨钟”的声音,他感慨万千地思考着人生的真谛。

分词解释

1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2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chén

1 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早~。凌~。~光。~曦(晨光)。~风。~雾。~炊。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