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1127-1206)的拼音、解释、组词
杨万里(1127-1206)的简介:
yáng wàn/mò lǐ (1127-1206)
南宋诗人。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年间进士。官至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诗风平易浅近,活泼诙谐,人称“诚斋体”。有《诚斋集》。
南宋诗人。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年间进士。官至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诗风平易浅近,活泼诙谐,人称“诚斋体”。有《诚斋集》。
- AI解释
《杨万里(1127-1206)》这一词条主要指的是南宋著名诗人、大臣杨万里的生平和成就。以下是对这个词条的详细解释,并附带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姓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身份与地位: 他不仅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还是一位官员。杨万里在朝中曾历任太常博士、右正言、尚书左司郎中等职,并因直言敢谏而出名,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声誉。
诗歌成就: 杨万里的诗作以其清新自然著称,风格独特,被后人评价为“诚斋体”。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从山水田园到日常生活均有涉及。其中,描写自然景色和民间风俗的作品尤为著名,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历史贡献: 除了文学成就外,杨万里还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和社会事务中。他关心国计民生,主张革新朝政,虽然在某些时期遭遇贬谪,但仍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造句
- 杨万里的诗歌以其清新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美妙,成为了后人学习的经典。
- 在南宋文学史上,杨万里是“诚斋体”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 每当读到《小池》,我都会想起那句“泉眼无声惜细流”,仿佛能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那份静谧与和谐。
- 杨万里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 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杨万里都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其高尚品格和才华使他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以上解释及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杨万里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学成就。
分词解释
杨
yáng
1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柳。2 姓。
万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里
lǐ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