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记的拼音、解释、组词
条记的简介:
tiáo/tiāo jì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清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清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逐条记录。如:「请将支出细目条记于帐册。」
2. 旧时一种长形官印。也称为「钤记」。
《条记》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指记录事情的一种简洁明了的方法,一般是以条目形式列出。它强调的是信息的简要和分类整理,便于快速查阅或回顾。从字面上看,“条”意味着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类别组织,“记”则表示记录、记载的意思。
详细解释
- 条理清晰:《条记》的内容通常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 简洁明了:与一些长篇累牍的文字相比,《条记》更为简洁明了,直接点出要点或重要信息,避免冗余。
- 便于查阅和整理:因为内容被按类别或时间顺序排列,所以《条记》非常适合用来查找特定的信息或者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
造句
- 为了备考英语四级考试,她每天都会做一份《条记》,将重点单词、短语以及典型例句记录下来。
- 教师要求学生在复习阶段整理出《条记》,以便快速回顾整本书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 他习惯于早上醒来后先浏览一下前一天的《条记》,以此来梳理自己的思路,规划当天的学习或工作计划。
- 在准备演讲稿时,她首先制作了一份详细的《条记》,确保每一个要点都被清晰地表达出来,不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 公司管理层决定每周组织一次会议,讨论并更新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条记》将成为每次会议的记录依据。
分词解释
条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
记
jì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