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的拼音、解释、组词

冰凌的简介:

bīng líng
①冰:河面积起厚厚的冰凌。②冰柱:屋沿上挂着一条条冰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尖锐的积冰。《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跌在一个涧沟里,那涧极深,被那棱撑像刀剑的冰凌横拦著,竟冻死了。」

2. 严厉。晋.陶渊明〈集圣贤群辅录〉:「司隶校尉沛国朱寓,字季陵。」宋.李公焕.注:「天下冰凌朱季陵。」

词语详解

冰凌(bīng l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冰”和“凌”。

  1. :形容冷、坚硬或凝固的状态。在自然界中指的是水经过冻结形成的固体。
  2. :有漂浮、结冰或压低的意思,在这里用来描述物体在水面或地面上形成的样子。

综合起来,“冰凌”的意思是指像剑一样挺立着的薄薄的冰片,通常出现在气温骤降时,河流、湖泊等水面边缘或者屋顶上形成的透明、尖锐状的冰体。它们形态各异,既美丽又脆弱。

造句

  1. 窗外的树枝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在寒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2. 孩子们在空旷的湖面上小心翼翼地走动,生怕踩破了结着一层薄薄冰凌的地皮。
  3. 屋檐下的冰凌像剑一样锋利,提醒人们冬天尚未结束,外出时需格外小心。
  4. 大兴安岭上的松树上挂着密密麻麻的冰凌,像是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的铠甲。
  5. 冬天里,孩子们喜欢将冰凌放在嘴里咬一咬,感受那独特的清凉和脆响。

分词解释

bīng

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líng

1 冰:冰~。~锥。滴水成~。2 侵犯、欺压:欺~。~逼。~辱。~侮。恃强~弱。3 杂乱,交错:~乱。~杂。4 升,高出:~云。~霄。~空。~虚。~驾。“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5 渡过,越过:“虽有江河之险则~之”。6 迫近,逼近:~晨。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