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月的简介:
chū yuè
1.出了本月,即下月。
1.出了本月,即下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下个月。《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听见说,就是王公做的媒,择的日子是出月初三拜允。」《红楼梦》第一六回:「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出月》,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常指的是月亮从地平线升起的现象。根据字面意思和常见用法,“出”在这里表示“出现”,而“月”则指代了月亮。因此,《出月》可以理解为“月亮初升”的意思。
详细解释
- 词源:这个词语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即月亮从地平线升起的情景。
- 使用场景:常用于文学、诗歌或散文中描绘夜幕初启时的美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新的开始或环境里出现新人或事物的情形。
造句
- 晨曦微露之际,《出月》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了一丝生机。
- 夜晚的《出月》,如同一张巨大的银盘镶嵌在深蓝的天幕上,显得格外美丽。
- 在这新的学期开始时,《出月》代表着一个新的起点和希望。
- 那位新加入团队的同事就像《出月》一样,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 春季的夜晚,《出月》与温暖的微风一起,让人心旷神怡。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语境展现了“出月”这一自然现象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