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兴师问罪的简介:
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出兵讨伐有罪者。※语或出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后亦用「兴师问罪」指前去宣布他人罪状,并严加谴责。
2. 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阿姹私遣使诣蒙舍川,求投,归义即日抗疏奏闻。阿姹男守偶遂代归王为南宁州都督,归义仍以女妻之。又以一女妻崇道男辅朝。崇道内怀忿惋,外示和平,犹与守偶母子日相攻伐。阿姹又诉于归义1>,兴师2>问罪。行次昆川信宿而曲轭川溃散,崇道南走黎州。归义尽俘其家族羽党,并杀辅朝而取其女。崇道俄亦被杀。诸爨由是离弱。 〔注解〕 (1) 归义:人名,即蒙归义(西元697∼748),又作皮逻阁、魁乐觉。云南蒙舍州(今云南巍山)乌蛮(彝族先民)人。唐代南诏第四世王。开元十六年,父盛逻皮死,嗣为王。他即位之后,靠著唐王朝的扶持,统一六诏,建立了一个以云南为中心,以彝族、白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王国,并臣属于唐王朝,成为唐王朝的西南屏障。 (2) 师:军队。
3. 「兴师问罪」的「师」,指的是军队。「兴师问罪」就是出兵讨伐有罪者。这句成语见用于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爨(ㄘㄨㄢˋ)本是蜀汉时期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大姓之一。东晋时期,爨氏世代驻守于南中之地,形成地方割据局面,「爨」逐渐由姓氏变成民族泛称,中原民族于是称其为「爨蛮」。隋唐之际,爨蛮分裂成东、西两爨:东爨的主体民族为「乌蛮」;西爨的主体民族为「白蛮」,其中又包含了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六个部落。唐玄宗时,两爨的主祭崇道带领群众动乱,玄宗召来蒙舍部的蒙归义前往平乱。乱平后不久,崇道又杀了被任命为南宁都督的爨归王,归王被害,他的妻子阿姹回到自己的乌蛮部借兵,发兵征讨崇道,转变成整个爨族的内乱。阿姹又派遣使者去请求蒙归义替自己复仇,蒙归义为安抚他们,先让归王之子守偶继承父业,任宁州都督,并将女儿许配给他,另外,也将自己的另一个女儿许配给崇道的儿子辅朝。然而,崇道虽然表示愿意停战,但其实仍旧不时发兵攻伐守偶母子,阿姹只好再请蒙归义出面,蒙归义于是带领军队讨伐崇道。崇道战败,向南逃到黎州,他的家人和亲信都被俘虏,蒙归义并杀了辅朝带回自己的女儿,崇道本人最后也被杀。此次战役,让爨族的各部元气大伤,从此分崩离析,积弱不振。唐代樊绰的《蛮书》为云南史籍,记载了此段历史,对于阿姹母子求蒙归义起兵代为征讨崇道一事写到:「阿姹又诉于归义,兴师问罪。」这里的「兴师问罪」就是指发动军队前去讨伐有罪者。今日则多用来指前去宣布他人罪状,严加谴责。
1. 出兵讨伐有罪的人。后指质问别人的过错,并严加谴责。【例】他带著那瓶尚未打开,却含有杂物的矿泉水向制造商兴师问罪。
1. 出兵讨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状,严加谴责。《元史.卷一四九.郭宝玉传》:「宋人羁留我使,宜兴师问罪。」《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也作「兴师见罪」。
《兴师问罪》这个成语出自于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它指的是发动军队去讨伐、责难对方,通常用于描述一种通过军事行动来表达不满或质询的行为。字面意义上,“兴”意为发起或发动;“师”指的是军队或者武力;“问罪”则是指追究责任或进行谴责。使用这个成语时,强调的是一种以实际行动表明对某事、某人的不满和不认可。
造句
-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因袁绍未按约定出兵而兴师问罪。
- 这次公司内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董事长决定兴师问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 当前两国关系紧张,似乎一方已经准备兴师问罪。
- 为了维护公司的权益和声誉,总经理亲自带队兴师问罪,前往对方公司进行交涉。
-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曾用计使敌方自乱阵脚,然后兴师问罪。
这些例子展示了“兴师问罪”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兴师问罪”的使用多带有批评意味,通常表示一种不友好或有争议的行为。在正式场合中使用这个成语时,应当谨慎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
分词解释
xīng,xìng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4 流行,盛行:时~。新~。5 准许:不~胡闹。6 或许:~许。7 姓。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wèn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4 管,干预:概不过~。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6 姓。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