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具官的简介:
jù guān
1.配备应有的官员。 2.居官。谓徒居官位。 3.犹具位。
1.配备应有的官员。 2.居官。谓徒居官位。 3.犹具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备具应有的随从官员。《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2. 空居官位。《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3. 唐宋以后,官吏在奏疏或其他应酬文上,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官」,以表谦词。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崔群,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具官》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敬语,指的是古代官员或士大夫。这个词通常用于表示对身份较高的官员的尊敬,在正式文书、朝会或者书信中使用较多。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在汉语中,“具”意为齐全,“官”是指官员,合在一起即指所有的官员。
- 历史渊源:“具官”的概念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制文化。它不仅是一种称谓,也是对身份、地位的一种尊敬表达。
- 使用场合:通常用于皇室或官方文件中,如诏书、敕令等正式文书;也可以在私人文书中用来表示对他人的敬重。
造句
- 在古代的《史记》中有记载:“具官朝见天子,奏事无滞。”
- 汉代学者在撰写文章时写道:“臣某言:具官谨奉书上。愿陛下明察秋毫。”
- 明末清初的一位文人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某顿首致意于具官。”
- 在描述古代宫廷生活的小说中,可以这样写:“在皇帝面前,百官皆称‘具官’以示敬仰。”
- 古代的《礼记》中有记载:“天子之乐,具官掌之。”
这些句子展示了“具官”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场景中的运用方式。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