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耜的拼音、解释、组词

农耜的简介:

nóng sì
1.农具。

  • AI解释

农耜》的详细解释

农耜(nóng sì)

农耜”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民使用农耜进行耕作和播种。农耜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开垦土地、平整田地以及将种子播入土壤。

  1. :指农业或与农业相关的活动。
  2. 耜(sì):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用于翻土的农具,类似于现代的犁刀,但其形状和结构更为简单。它可以用来松土、开沟或者破土等耕作活动。

造句

  1. 古代农民使用农耜在田间劳作,为丰收打下了基础。
  2. 这块土地经过农耜的反复耕耘后变得更加肥沃。
  3. 在古代,农耜是农民用来进行播种和松土的主要工具之一。
  4. 老王年轻时就学会了如何操作农耜,现在还能熟练使用它。
  5. 尽管现代农业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但在一些地区,农民仍然会使用传统的农耜来进行耕作。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农耜”在古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还反映了其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历史价值和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