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使节的简介:
shǐ jié
1.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 2.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 3.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1.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 2.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 3.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称使臣所持的符节信物。如:「汉朝苏武身负王命,手持使节出使匈奴。」
2. 使者,常驻他国的外交官员,或派往国外办理事务的代表。如:「为了这项外交政策,政府打算派遣外交使节前往该国进行说明。」
《使节》在汉语中是一个比较正式和常用的词汇,它指的是代表一方前往另一方进行联络、访问或谈判的人。这种角色通常是官方派遣,以传达国家政策、交换信息或者签订条约等重要事宜。
详细解释
- 定义:使节是代表某一国的使者,通常由政府派遣,负责与另一个国家或组织进行正式交流和合作。
- 职能:他们肩负着沟通、谈判及外交事务的重要职责,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桥梁。
- 特性:拥有较高的身份地位,享有一定程度的外交豁免权。
造句
- 外交部今天宣布派遣一名高级使节前往欧洲联盟,以解决贸易争端问题。
- 在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中,两国代表互派使节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探讨。
-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他被任命为新的驻联合国大使,成为该国在联合国的正式使节。
- 为了加强双边关系,双方同意互派常驻使节,在对方首都建立领事馆。
- 在和平谈判中,两国派出首席使节进行多轮磋商,最终达成了协议。
分词解释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