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的拼音、解释、组词
修身的简介:
xiū shēn
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孔子提倡“修己”。孟子既讲“修身”,又讲“养心”。荀子也重视“修身”,提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礼记·大学》则把“修身”与政治相联系,认为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要“修身”。这种“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有很大影响。
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孔子提倡“修己”。孟子既讲“修身”,又讲“养心”。荀子也重视“修身”,提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礼记·大学》则把“修身”与政治相联系,认为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要“修身”。这种“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有很大影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涵养德性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例】一个人要先从修身做起,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1. 涵养德性,以淑善其身。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修身》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此处的“修身”指的是个人通过自我反省、修炼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修身”的概念不仅限于个人层面的精神修养,还包括了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品德的要求。
详细解释
- 涵义:《修身》强调的是个人内在品德的磨练和完善。它涵盖了从日常行为习惯到内心情感控制等多个方面。
- 目的:“修身”旨在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提升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造句
- 孔子一生都在践行“修身”的理念,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先完善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学习古人的智慧,注重《修身》,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格修养。
-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修身》不仅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 企业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通过“修身”来树立正面的企业文化形象。
- 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应该注重《修身》,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分词解释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
身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