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取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取的简介:
jié qǔ
1.《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取其善节。 2.有节制地收取。 3.节录。
1.《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取其善节。 2.有节制地收取。 3.节录。
- AI解释
关于“节取”这个词,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组或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不过根据其字面意思推测,“节取”可能是指从某一部分提取精华或者重要部分的意思。“节”有删减、节录之意;“取”则是选取、获取的动作。因此,可以理解为“节取”是在大量材料中挑选出精华或重要的片段。下面提供5个以“节取”为基础的造句:
- 在整理这本古书时,他需要对文字进行节取,保留最核心的内容。
- 对于这次会议的记录,小李负责节取重要观点和结论部分。
- 研究历史事件时,我们应尽量做到节取全面,避免偏颇。
- 为了便于记忆,我将这段话进行了节取并归纳成了几个要点。
- 撰写论文时,他先广泛搜集资料,然后根据研究主题进行精心的节取。
需要注意的是,“节取”这一词语并不常用,在正式或学术场合使用时应谨慎,并确保在特定语境中其含义是准确和明确的。如果需要更精确的表达或是在专业领域内使用,建议采用更为规范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