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的拼音、解释、组词
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的简介:
biān fú bù zì jiàn,xiào tā liáng shàng yàn
1.比喻没看到自己的弱点。
1.比喻没看到自己的弱点。
- AI解释
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蝙蝠不自见, 笑他梁上燕" 的意思是指蝙蝠看不见自己而嘲笑梁上的燕子。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那些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人的讽刺和批评。
- 解释:
- 蝙蝠指的是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喜欢讥笑别人的人。
- 梁上燕则代表了有真才实学,值得尊敬的人物。
-
整句话的意思是对缺乏知识或能力而不自知地嘲笑他人这种行为的讽刺。
-
造句:
a. 对于那些连基本常识都不懂还喜欢嘲讽别人的人来说,陆游的诗句“蝙蝠不自见, 笑他梁上燕”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
b. 我们应该以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和成长,而不是像“蝙蝠不自见, 笑他梁上燕”的人一样自以为是地嘲笑他人。
c. 在学术研讨会上,有些人即使没有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内容却喜欢评论别人的观点。这种行为就像“蝙蝠不自见, 笑他梁上燕”,既不高明也缺乏见识。
d. 这位新来的员工虽然有才华但过于自负,总是在会议上嘲笑那些不太了解技术的同事,仿佛“蝙蝠不自见, 笑他梁上燕”般显得很可笑。
e. 我们要避免成为那只不懂装懂、只知笑人的人。正如诗句所说,“蝙蝠不自见, 笑他梁上燕”,这样的心态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愚蠢。
这些造句不仅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能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它来表达观点或进行批评。
分词解释
蝙
biān
1 〔~蝠〕哺乳动物,头和身体的样子像老鼠。前后肢都有薄膜和身体连着,夜间在空中飞,捕食蚊蛾等。
蝠
fú
1 〔蝙~〕见“蝙”。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自
zì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见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笑
xiào
1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2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他
tā
1 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杀。2 别的,另外的:~人。~日。~乡。~山之石,可以攻玉。其~。3 虚指:睡~一觉。
梁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燕
yàn,yā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 轻慢:“~朋逆其师”。3 古同“宴”,安闲,安乐。4 古同“宴”,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