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箴(1831-1900)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宝箴(1831-1900)的简介:
chén bǎo zhēn (1831-1900)
清末维新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按察使、布政使。1895年任湖南巡抚,与黄遵宪等倡办新政。设矿务、轮船、制造公司,开办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并奏荐谭嗣同、杨锐等佐新政。为清末地方官员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时被革职。
清末维新派。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按察使、布政使。1895年任湖南巡抚,与黄遵宪等倡办新政。设矿务、轮船、制造公司,开办时务学堂,刊行《湘学报》。并奏荐谭嗣同、杨锐等佐新政。为清末地方官员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时被革职。
- AI解释
《陈宝箴(1831-1900)》指的是中国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官员,字子佩,湖南湘乡人。他是曾国藩的女婿和同治年间的重臣,对湖南乃至全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在任期间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制度,并推广新式学堂等教育革新;他支持洋务运动,在湖南创办了近代工业,如设立矿务局、修筑铁路、兴办轮船公司等,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
造句
- 在晚清改革的浪潮中,陈宝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政治理想。
- 陈宝箴推行的新式教育体系为湖南培养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为后来的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尽管遭遇了保守派的反对,但陈宝箴仍坚持推动铁路建设,希望用现代交通设施来改善湖南的经济状况。
- 作为曾国藩女婿,陈宝箴继承了岳父严谨治学的态度,并将其运用于推动地方改革事业中。
- 在面对内忧外患时,陈宝箴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见解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国家找到一条新路。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