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汇报的简介:
wén huì bào
日报。1938年1月严宝礼等创刊于上海。因宣传抗日爱国,1939年5月被迫停刊。1945年9月复刊,因支持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1948年9月起出版香港版《文汇报》。1949年6月,上海版复刊,并以报道文教、科技为主要内容。
日报。1938年1月严宝礼等创刊于上海。因宣传抗日爱国,1939年5月被迫停刊。1945年9月复刊,因支持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1948年9月起出版香港版《文汇报》。1949年6月,上海版复刊,并以报道文教、科技为主要内容。
- AI解释
《文汇报》是中国上海市的一份重要日报,它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该报创刊于1938年,是经中国政府批准正式出版的报纸之一,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读者群。
详细解释
- 名称解析:“文”意味着文化和艺术,“汇”则有汇集、汇总的意思,因此《文汇报》通常被理解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新闻平台。
- 主要特色:以深度报道和高质量的评论文章著称。涵盖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同时也不忽视文学艺术方面的报道。
- 读者定位:面向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阶层,旨在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并且注重思想性和文化性。
造句
- 《文汇报》在国庆节当天刊发了大量庆祝文章。
- 晚上我翻阅了一下《文汇报》,发现里面有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非常引人入胜。
- 上海的学生们经常阅读《文汇报》,因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讯。
- 我在网上找到一份电子版的《文汇报》,仔细阅读了一篇有关上海城市规划的评论文章。
- 作为上海市民,我一直订阅《文汇报》来了解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事件。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汇
huì
1 河流会合在一起:~注。~合。2 综合,合并:~总。~编。3 聚合,以类相聚:字~。词~。~报。4 把款项寄到或划拨到别处:~寄。~款。~兑。~率(lǜ)。5 指外汇:出口创~。~市。
报
bào
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