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扑的拼音、解释、组词

敲扑的简介:

qiāo pū
1.鞭打的刑具,短曰敲,长曰扑。亦指敲打鞭笞。

  • AI解释

词语解释

敲扑是古代的一种刑具,由两种不同的工具组成: - :是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手杖。 - :则是由两根短棒交叉绑在一起形成长条状的鞭子。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在秦汉时期,“敲扑”是统治阶级对人民实施体罚的主要工具之一。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象征性的词语,用来形容残酷的惩罚或专制的手段。

造句

  1. 历史上,敲扑不仅是农民起义的标志,也是民众反抗压迫的精神象征。
  2. 在那个时代,“敲扑”是底层人民生活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种刑具,更是他们苦难的见证。
  3. 尽管“敲扑”的形象令人联想到过去的专制与不公,但它同样激励着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4. 虽然现在“敲扑”已经不再被使用,但它的象征意义依然存在,提醒我们要警惕历史重演。
  5. 通过对古代刑具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敲扑”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以上句子不仅展示了“敲扑”的原始含义,同时也体现了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分词解释

qiāo

1 打,击:~打。~击。~诈。~边鼓(喻从旁帮人说话)。~门砖。~骨吸髓。旁~侧击。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