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廷之辞的拼音、解释、组词

径廷之辞的简介:

jìng tíng zhī cí
径廷:即“径庭”,门外路和堂外地,指相距极远;辞:话语。相相去甚远的偏激的廉洁。

  • AI解释

词语“径廷之辞”并非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在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直接收录该词。根据字面拆解,“径”可理解为“直接”,“廷”常指宫廷或官府,而“之辞”则是“言辞”的意思。综合来看,“径廷之辞”可能意指在朝廷上直截了当、坦率的言辞。然而为了准确解释和使用,请确认是否是某个特定文学作品中的专有名词或者是否有误写。

详细解释

假设“径廷之辞”特指某类直接且正直的宫廷谏议言论,那么该词语可以这样理解:在古代中国,一些忠臣为了国家利益或皇帝个人成长,可能会采取直接的方式,在朝廷上发表坦诚而有力的言论,这就是所谓的“径廷之辞”。这通常体现了对国事和君王的高度责任感。

造句

  1. 唐朝著名谏臣魏征善于进言献策,常常以“径廷之辞”打动皇帝,成为古代谏诤文化中的典范。
  2. 在改革方案会议上,张明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径廷之辞”,希望借此推动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3. 王国栋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一直秉承着“径廷之辞”的精神,为朝廷贡献了许多真知灼见。
  4. 为了挽救国家危局,李清选择了直接上书的方式,以“径廷之辞”向君主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建议。
  5. 在处理棘手案件时,法官张伟坚持使用“径廷之辞”,公正无私地为被告发声,展现了他作为司法者的正直与勇气。

以上是对假设下的“径廷之辞”的解释及其造句。若此词并非正式术语,请提供更多信息或出处,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解释和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

jìng

1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道。山~。捷~。途~。大相~庭(相差太远)。2 直,直捷了当:~直。~流。~情(任性)。~自。3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

tíng

1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 )~。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