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维的拼音、解释、组词

徒维的简介:

tú wéi
1.岁阳名,天干中戊的别称。

  • AI解释

徒维》并非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而是一个古代天文学中使用的术语。在古代中国星象学中,“徒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仲冬之月”的别称或古代星官名的一部分,用来指代特定的天区或星座位置。

具体来说,在《尚书·尧典》中有提及:“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这里的“昊天”即为天空之意,“历象日月星辰”中提到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被古代天文学者们用于制定历法。在《左传》、《史记》等古籍中也多有记载。不过,《徒维》更多是作为天文学的专业术语,特别是在《汉书·律历志上》中有明确指出:“太初改元,以建寅月为岁首,定朔望,更造太初历。以壬子年春正月立甲子日,日南至;夏四月立乙巳日,日北至;冬十月立戊午日,日至斗二尺九寸。以丙申日(仲冬之月),日昏中,星在徒维。”这里“丙申”代表的是具体日期,“日昏中”指的是日落时间点,而“星在徒维”则说明了当时观测到的恒星或特定星座的位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徒维》的含义及其用法,在此提供5个基于其概念构造的造句示例:

  1.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依据二十四节气中的《徒维》,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
  2. 考古学家们在研究汉代墓葬时,发现了一块精美的铜表盘上刻有“徒维”字样,证明了该时期星象测量技术的发展水平。
  3. 徒维》作为天文学术语,它的含义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星座位置,更多地涉及到古代历法的制定和季节划分。
  4. 在现代,虽然我们不再使用《徒维》来指导农业活动或日程安排,但它仍然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天文学发展历史的重要窗口。
  5. 尽管在今天,《徒维》这个术语已经不常见于日常语言中,但在专业文献或学术研究领域里,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请注意,“徒维”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应用较为罕见,上述造句旨在帮助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1 步行:~步。~涉。2 空:~手。3 白白地:~然。~劳无益。4 只;仅仅:家~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7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wéi

1 系,连结:~系。~絷。2 保持:~持。~护。~修。~生素。3 纲:纲~(总纲,亦指法度)。4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5 思考:思~(亦作“思惟”)。6 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7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