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繻的拼音、解释、组词
度关繻的简介:
dù/duó guān rú
1.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裂帛为之,合以为符信。典出《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1.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裂帛为之,合以为符信。典出《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 AI解释
词语“度关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语,它源自古代的一种制度或习俗。在古汉语中,“度关繻”通常指的是古代过关时的一种凭证或证明身份、地位的文书。根据史料记载,这种“度关繻”通常是官方发放给官员或者贵族通行的证件,用于验证持有者的身份和资格,以方便其顺利通过关卡或进入特定区域。
在不同的历史文献中,“度关繻”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通过关隘、证明身份等核心概念展开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个词较为冷僻,并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确切意思。
造句
- 在古代,朝廷为了保障官员的安全与便利,往往会给这些官员发放“度关繻”,以方便他们在各地的公务往来。
- 这件古董看起来就像是某种“度关繻”的复制品,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保存完整,价值连城。
- 古代边塞地区交通不便,军士出行时必须持有朝廷颁发的“度关繻”,以证明其身份与通行权。
- 王公子弟们在前往封地之前,都会先准备好“度关繻”,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通过沿途的各种检查点。
- 这份旧文书据说是古代的一种“度关繻”,可能是某个显赫家族的后人遗留在民间的珍贵文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使用这个词语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背景和情境进行适当的解释。
分词解释
度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
关
guān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2 拘禁:~押。~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