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十钱的拼音、解释、组词

当十钱的简介:

dāng/dàng shí qián
1.古代钱币的一种。币值以一当十。始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北周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唐第五琦铸干元重宝,亦以一当十。其后除元代用钞外,其他各代均铸钱币,但重量﹑成色各不相同。

  • AI解释

当十钱》,这一名词并非出自常见的古代货币体系,而是源自中国民间的一种特定称谓。它指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一些非标准的物品或服务被临时赋予了类似钱币的功能,用以进行交易或者交换,并且这种价值通常相当于十个标准单位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由于“当十钱”的具体定义与场景紧密相关,在不同的情境中其背后的价值和用途可能有所差异。

详细解释

  • 背景:古代中国,尤其是在战乱、经济不稳定的时期,官方货币流通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了弥补货币短缺或者在特定交易中方便计算价格,人们会临时选定一种物品或服务作为“代币”,规定其价值相当于十枚标准钱币。
  • 用途:《当十钱》主要用作临时的交易工具,在正式经济体系之外进行交易时使用。

造句

  1. 在那场饥荒中,村民们只能把家里的布匹当作“当十钱”来交换食物。
  2. 战争期间,人们将手中的黄金首饰当成“当十钱”,在黑市上换取急需的生活物资。
  3. 当十钱是民间的一种临时交易方式,在官方货币稀缺时发挥重要作用。
  4. 尽管经济条件改善了,但在一些偏僻地区,当地居民仍习惯于用特定物品充当“当十钱”进行交易。
  5.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就利用手中的古董瓷器作为“当十钱”,成功地与敌人进行了秘密交易。

请注意,“当十钱”的具体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所差异,请根据具体的场景和上下文理解其实际意义。

分词解释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