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衙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海军衙门的简介:

hǎi jūn yá mén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奕劻、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 AI解释

海军衙门》这个词语主要出现在中国近代历史语境中,它特指清朝末期设立的一个负责管理海军事务的机构。这一名称反映了当时的国家体制及对海防重视程度的变化。

详细解释

  • 背景:在晚清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权益的不断侵犯和掠夺,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海防危机。为了加强海军力量,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成立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沿海地区的防御,提高海军的专业化水平,并通过建立专门机构来统筹管理和指挥海军事务。
  • 名称含义:“衙门”在中国古代和近现代通常是指官署或公堂,用以处理政务事宜。在这一语境中,“海军衙门”的设立表明了清朝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海军管理的重视程度。

造句

  1. 清朝末年,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防压力,在总理衙门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军衙门
  2. 海军衙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军事建设的一个重要进展。
  3.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加强海军衙门的力量,以抵御外侮。
  4. 海军衙门虽然在当时承担了重要的国防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5. 通过历史研究可以看到,尽管建立海军衙门是必要的,但其实际成效受限于多种因素。

分词解释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

1 旧时官署之称:公~。~门。~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役。2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3 排列成行的事物:槐~。柳~。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