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海底捞月的简介:
hǎi dǐ lāo yuè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如:他是有名的铁公鸡,跟他借钱,简直是海底捞月, 我看是没指望了。亦作海中捞月。形容弯腰向下捞起的姿势。如:他猛下腰,来个海底捞月,就把球救了起来。麻将上指最后一张牌自摸。或称为海底摸月、海底捞。
1. 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如:「他是有名的铁公鸡,跟他借钱,简直是海底捞月,我看是没指望了。」也作「海中捞月」。
2. 形容弯腰向下捞起的姿势。如:「他猛下腰,来个海底捞月,就把球救了起来。」
3. 麻将上指最后一张牌自摸。也称为「海底摸月」、「海底捞」。
《海底捞月》这并非是一个标准的中文成语或典故,但从字面意义和常用表达来看,“海底捞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徒劳无功、不切实际的行为。在比喻义上,“海底捞月”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做无用功的事情,例如为了追求一些虚幻的目标而付出巨大的努力却收获甚微。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海中捞月”,指的是在水中寻找月亮的影子。
- 比喻义:用来形容人做徒劳的事、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或目标。它强调的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成功的行为,无论是由于条件限制还是目标本身就不合理。
造句:
- 小明想要一夜之间成为顶级编程高手,简直是海底捞月。
- 老板要求员工在一天内完成一个月的工作量,这简直是海底捞月。
- 如果你不改正错误的观念和方法,那么提高学习成绩就是海底捞月。
- 他试图从一个完全不了解的领域中获得成功,这是典型的海底捞月行为。
- 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不确定的事情上,那就好像是海底捞月。
以上是针对“海底捞月”的解释及其用法示例。需要注意的是,“海底捞月”并非源自古代典籍或传统成语,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底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捞
lāo
1 从水或其它液体里面取东西:~取。打~。大海~针。2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一把。~好处。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