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綍的拼音、解释、组词
执綍的简介:
zhí fú
1.执绋。
1.执绋。
- AI解释
《执綍》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少见,它通常是“执笏”的误写或通假。这里的“笏”是一种古代官员用来记录君王所说的话以便记笔记的板子或手板。因此,“执綍”可以理解为“持笏”,即古代官员拿着笏板上朝奏事。
详细解释
-
持笏(hù):这是一种古代汉族传统礼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辅助记忆君王所言之事,并可作为臣子对皇命的正式回复。笏是用木材或玉、象牙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手板,形状像一块平板,中间有一孔供手指穿过,便于持握。
-
礼仪象征:执笏不仅是记录和传达命令的方式,也是展现官员的身份地位以及与君主之间的等级关系的重要礼节之一。通过这种仪式性的举动,可以体现臣子对君王的尊重及忠诚。
造句
- 在古代皇宫里,每当上朝时文武百官手持执笏,恭恭敬敬地聆听圣旨。
- 古代官员每次进谏都要庄重地执笏,以免遗漏了重要的政令和指示。
- 每当重大仪式开始前,官员们都要整齐列队、手执笏板,以示对皇上的尊敬与忠诚。
- 在古代宫廷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大臣手持执笏在皇帝面前跪奏的情景。
- 为了更好地记录君王的命令,这位文官手持执笏,表情严肃地站立在一旁。
请注意,“执綍”并非正式用词,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理解为“持笏”。
分词解释
执
zhí
1 拿着:~刃。~鞭。~笔。2 掌握:~政。~教(jiào )。3 捕捉,逮捕:战败被~。4 坚持:固~。~意。5 实行:~行。6 凭单:回~。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