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水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小康水平的简介:
xiǎo kāng shuǐ píng
指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已居中等程度但还不是十分富裕的状况。邓小平说:“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中国“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指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已居中等程度但还不是十分富裕的状况。邓小平说:“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中国“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 AI解释
《小康水平》是一个在中国广泛使用的经济与社会评价术语,它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小康”一词特指达到相对富裕、较为稳定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的状态,通常指的是人们能够享受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服务,同时又有一定的余裕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
详细解释
- 经济层面: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小康水平”意味着人均GDP或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足以支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和一些非必需品的消费。这包括但不限于住房、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
- 社会层面:在社会发展方面,“小康水平”的含义更广泛,除了经济层面外,还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它不仅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强调精神生活的满足和社会福利的完善。
- 文化层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发展阶段,反映了国家和民族对于未来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景。
造句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很多地区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 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小康生活的幸福,政府正在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分词解释
小
xiǎo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3 时间短:~坐。~住。4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5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6 妾:~房。
康
kāng
1 安宁:~乐(lè )。~平。~宁。2 空,空虚:萝卜~了。3 宽阔:~庄。~衢(四通八达的大路)。4 无病:~健。~复。~泰。健~。5 丰盛:小~。~年。6 姓。
水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