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经十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算经十书的简介:
suàn jīng shí shū
唐初国子监算学馆规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十部算经为课本,后世通称“算经十书”。它全面反映了中国先秦到唐初的数学成就。
唐初国子监算学馆规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十部算经为课本,后世通称“算经十书”。它全面反映了中国先秦到唐初的数学成就。
- AI解释
《算经十书》,又称为《算学十书》,是中国古代数学经典著作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高度。它在元朝时期由元世祖忽必烈敕令编纂,并于1290年成书。这部文献收录了十个重要的数学书籍,旨在为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数学提供系统而全面的资料。
《算经十书》包括以下作品: 1. 《九章算术》 - 汉朝时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 2. 《海岛算经》 - 也称为《重差》,由东汉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所著。 3. 《孙子算经》 - 唐朝时期的作品,包含了丰富的解题方法和例题。 4. 《夏侯阳算经》 - 虽然作者不详,但这部作品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 《张丘建算经》 - 北魏时期著名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的书籍。 6. 《五曹算经》 - 包含了土地、赋税、户籍等方面的计算方法。 7. 《五经算术》 - 讨论了天文学、历法及相关的数学问题。 8. 《四元玉鉴》 - 元朝时期朱世杰编著的四元高次方程解法专书,代表了中国古代代数的最高成就。 9. 《勾股义》 - 讨论了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10. 《缉古算经》 - 探讨了多元一次方程组和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造句
- 在古代中国,学者们常常研读《算经十书》,以掌握数学的各种技巧。
- 《九章算术》中的几何问题,至今仍被用作教学工具来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尽管《海岛算经》的作者早已无从考证,但它对于测量学的影响却是不言而喻的。
- 张丘建所著的《张丘建算经》,不仅记录了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还有助于理解当时的经济计算方式。
- 朱世杰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提出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方程提供了新视角。
这些句子展示了《算经十书》在古代中国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分词解释
算
suàn
1 核计,计数:~草。~盘。~式。~账。~术。~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预~。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