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旟的拼音、解释、组词

干旟的简介:

gān/gàn yú
1.画有或绣上鹰雕之类图形的旗子。

  • AI解释

干旟》这个词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来自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从字面分析,“干”意味着旗帜或者标准,而“旟”也是一种古代的旗子,通常用于军事或祭祀场合。结合二者来看,“干旟”可能指的是某类特定的旗帜或者是带有特殊图案和意义的标准。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干旟”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等古籍中,其中的“干”特指盾牌或旗帜,而“旟”则是一种古代军旗或仪式用的旗帜。这种旗帜通常用于重要的军事行动或者祭祀活动中。

  2. 象征意义:在古代,“干旟”往往带有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它可能代表了军队的决心、勇气或是某个部落、国家的重要标志。

  3. 具体用途:“干旟”多见于古代的战争场合或某些重要的仪式中。在这些场合下,“干旟”的使用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更承载着精神和文化上的重要含义。

造句

  1. 这次出征,将军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并将“干旟”作为胜利的象征高高飘扬。
  2. 在古代祭祀大典上,祭司手持“干旟”,带领众人行进,营造了庄严神圣的氛围。
  3. 古代战场上,“干旟”的出现意味着不可侵犯的尊严和权威,士兵们看到后都感到士气大增。
  4. 文献记载,周朝时期每逢重大庆典或战争时,便会将象征胜利与荣耀的“干旟”展示出来。
  5. 在古代的一些图腾崇拜仪式中,“干旟”的使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人们对某种自然力量或祖先的敬畏和祈求。

请注意,《干旟》作为一个较为古雅且特定的概念,在现代汉语中的直接应用较少,更多时候作为文化符号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研究或是某些传统活动中。

分词解释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