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子业的拼音、解释、组词

举子业的简介:

jǔ zǐ yè
1.举业。

  • AI解释

举子业》这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指科举考试相关的学问与学习内容。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参与科举考试的士人被称为“举子”,他们所进行的学习和准备也称为“举子业”。这项事业涵盖了广泛的学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儒家经典、诗文创作、书法以及对时事政治的理解与论述等。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士人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以及行政管理能力。

以下是五个使用《举子业》的造句:

  1. 在古代,许多家庭都非常重视子孙的举子业,希望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2.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这位青年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他的举子业学习之中。
  3. 这位老学者对举子业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了如指掌,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们听。
  4. 在那个时代里,一个士人若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举子业基础。
  5.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走上了仕途之路。

这些句子展示了“举子业”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教育与文化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