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驳的拼音、解释、组词

举驳的简介:

jǔ bó
1.提出理由﹐予以驳回。

  • AI解释

在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举驳》通常指的是对某一观点或论据提出质疑、反驳的过程。"举"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出,强调;"驳"则是反驳、批驳之意。因此,“举驳”主要含义是对某个问题的正面论述进行反驳或者批评。

详细解释:

  • 定义举驳是一种论证方法,在逻辑和辩论中用来对他人提出的论点或证据提出质疑。
  • 使用场合:多见于学术讨论、法律辩论、政治演讲等需要深入探讨观点真实性的地方。
  • 技巧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指出对方论据的漏洞、逻辑错误,或者提供反例证明对方观点不成立。

造句:

  1. 在法庭上,辩护律师为了举驳控方提出的证据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细致分析和论证。
  2. 学术会议上,专家们对同一研究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与举驳,最终得出了更准确的研究结论。
  3. 讨论会上,发言者A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随后B、C等人立即展开了全面的举驳,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 历史课上,老师引用了多个史料证明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小明站起来提出了几个关键史料的质疑与举驳
  5. 在辩论赛中,正方对反方提出的某个前提进行了严密的举驳,成功地削弱了对方论点的有效性。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举驳》一词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含义及用法。

分词解释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1 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斥。~倒(dǎo )。反~。~论。~议。2 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斑~。~杂。3 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运。~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