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戚的拼音、解释、组词

乡戚的简介:

xiāng qī
1.同乡亲戚。

  • AI解释

乡戚》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于现代汉语中,它由“乡”和“戚”两个汉字组成。“乡”指乡村、家乡,“戚”指亲戚。结合这两个字的意思来看,《乡戚》可能特指那些居住在同一个村庄或相近地区的亲戚关系。下面是对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1. 构成与含义:“乡戚”通常用来形容同村或邻近村落之间的亲戚关系,强调的是因地理位置相近而形成的亲情联系。
  2.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深厚,“戚”字反映了家族内部的血缘纽带;“乡”的概念则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关系的地理范围。两者结合,体现了农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情感纽带。

造句

  1. 我们同是乡戚,理应互相帮助。
  2. 这次回老家,正好可以看看多年未见的乡戚
  3. 在村里,乡戚之间的关系往往比亲兄弟还要亲密。
  4. 尽管我们相隔甚远,但因为乡戚的关系,总感觉彼此之间有种特别的亲近感。
  5. 我们家族虽然分散在几个村落中,但乡戚之间的联系仍然十分紧密。

请注意,《乡戚》一词在正式或现代文本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结构及可能含义的理解进行的扩展性说明。

分词解释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1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外~。~族。~友。2 忧愁,悲哀:~然。凄~。哀~。休~。3 古代兵器,像斧。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