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象的拼音、解释、组词

体象的简介:

tǐ/tī/bèn xiàng
1.仿照;象征。 2.谓有定体可以仿照。

  • AI解释

体象》这个词通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尤其在《周易·系辞传下》中有所提及。在中文语境里,“体”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形态;“象”则是指形象、迹象或象征。结合两者来看,“体象”可以理解为通过观察外在的形象来推断或了解内在的实质和道理,是一种以形见神的思想方法。

详细解释

  1. 含义:《体象》是指通过外部的形象或现象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2. 应用领域
  3. 在哲学上,强调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理解世界与事物;
  4. 在文学艺术中,则常用于强调形象描绘的重要性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5. 在中医里,“体象”也可以指通过观察身体外部的症状来诊断内部疾病。
  6. 思想基础:这种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生相克的。

造句

  1. 艺术家在创作时要注重“体象”,既要把握好形象的外在美,又要深刻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2.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这里的“望”就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等来了解病情,这正是《体象》思想的具体应用。
  3. 为了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交流,销售人员需要学会从客户的言谈举止中“体象”出其真实需求和潜在问题。
  4. 在历史研究中,“体象”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文物和古籍中的描述来重构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
  5.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体象”,即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分词解释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