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知着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微知着的简介:

yǐ wēi zhī zhù
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 AI解释

《以微知著》释义

“以微知著”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原意是指通过观察细微的现象或迹象,能够推断出事物的重要趋势或结果。这不仅是对事物发展的一种敏锐洞察力的体现,还反映了人们对于因果关系和细节重要性的认识。

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大道理的能力、从简单的线索中推理得出复杂结论的能力,或者通过观察一些微不足道的现象来预见重大变化或趋势。在现代语境下,“以微知著”通常强调的是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造句示例

  1. 市场研究者小王凭借“以微知著”的能力,从消费者反馈的小瑕疵中看出整个产品线的问题所在,从而提出了解决方案。
  2. 在科技领域,“以微知著”对于技术专家来说尤为重要,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软件的细微异常来预测系统的潜在故障。
  3. 侦探李警官利用“以微知著”的技巧,在案发现场找到了关键线索,最终成功破了复杂的案件。
  4. 小张对市场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总能从行业报告中的一些细枝末节里看出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
  5. 在医疗领域,“以微知著”是诊断疾病的关键能力之一,医生们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病人的病情表现来判断病症的发展方向和预后情况。

这些造句展示了“以微知著”这一成语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日常生活或科学研究,更广泛地涵盖了多个专业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细节的敏感度与洞察力。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wēi

1 小,细小:细~。轻~。~小。~型。~观。~雕。~积分。~电脑。~量元素。谨小慎~。~乎其~。2 少;稍:稍~。~笑。~调(tiáo )。3 衰落;低下:卑~。~贱。4 精深;精妙:~妙。精~。~言大义。5 隐约;不明:~茫。~词(隐晦的批评)。6 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亡”。7 暗中察访:~行。8 无,非:“~斯人,吾谁与归”。9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zhuó,zháo,zhāo,zhe

1 穿(衣):穿~。穿红~绿。~装。2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4 下落,来源:~落。5 派遣:~人前来领取。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