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势的拼音、解释、组词
体势的简介:
tǐ/tī/bèn shì
1.亦作"体埶"。 2.形体态势。 3.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 4.犹情势,形势。 5.犹形状,样子。
1.亦作"体埶"。 2.形体态势。 3.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 4.犹情势,形势。 5.犹形状,样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事物的体式及其产生的气势。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苜人之所独专矣。」
词语“体势”在汉语中通常有以下几个含义:
-
身体姿态:指人体的动作、姿势。比如武术中的各种动作,或者舞蹈演员优美的身姿。
-
气势、气派:形容某事物或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和气势感。如某种建筑、设计的宏伟体势;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等。
-
体制结构:在某些语境中,“体势”也可以用来指某个系统的构成方式,比如组织架构、社会体制等,但这种用法较少见。
造句
- 武术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个个展示出矫健的体势。
- 这座新建筑的设计不仅现代简约,而且整体上给人一种非常大气磅礴的体势感。
- 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公司的体制结构也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公司的竞争力和体势。
-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威严体势。
- 这位作家的文字总是充满激情,似乎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精神体势。
希望这些解释及造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势
shì
1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