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典的拼音、解释、组词

使典的简介:

shǐ diǎn
1.胥吏。 2.作诗文使用典故。犹言"用事"。参见"用典"。

  • AI解释

"使典"是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在文章或作品中巧妙地使用典故,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这里的“使”可以理解为运用、使用,“典”则指的是古代文献中的经典内容或者历史故事等。通过使用典故,作者往往能够借古喻今,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

造句示例:

  1.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史记》的典故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整个论述更加富有说服力。
  2. 他那篇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不仅信息丰富,还恰当地使用了一些古代文学中的典故,使得文章读起来趣味盎然。
  3. 她写的小说里频繁出现了一些古代诗词里的典故,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
  4. 这首诗歌中,诗人通过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作品更加含蓄隽永。
  5.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需要先了解其中提到的几个重要历史典故。

以上例子展示了“使典”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以及它能够为文本增添的文化深度和丰富性。

分词解释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