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例的拼音、解释、组词

格例的简介:

gé lì
1.规则条例。

  • AI解释

词汇“格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它的含义可能比较特殊或者较为生僻。根据文献和语言学资料,“格例”的意思是指某种规范或模式的具体案例、典型事例或者是特定规则的范本。这个词通常用于法律、规章、文史研究等领域。

详细解释:

  1. 规范或规则的实例:在讨论具体的行为准则或者规章制度时,可能会引用“格例”,来说明一种行为应该遵循的标准。
  2. 历史或文学中的典型事例:在撰写历史书籍或是进行文学分析时,“格例”可以用来描述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
  3. 法律领域的范本:在法学领域中,“格例”可能指的是某一次判例、案例或者是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实例。

造句:

  1. 在编纂公司制度手册时,经理要求参照过往的成功“格例”,以确保新政策的有效实施。
  2. 历史学家们常常研究古代的战争“格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战略和战术运用。
  3. 法官在判决案件时会仔细审视相关案例,以寻找合适的“格例”作为参考依据。
  4. 为了提升文学作品的质量,作者阅读了大量的名著“格例”,从中汲取灵感与写作技巧。
  5. 企业培训中,通过引入一些成功的销售“格例”,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请注意,“格例”的具体使用场景和意义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有所变化。希望以上解释及造句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1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证。~题。举~。~句。~如。2 规定:~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凡~。条~。破~。发凡起~。3 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假。~行公事。4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