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胶弹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槐胶弹子的简介:
huái jiāo dàn/tán zǐ
1.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
1.用槐树胶制成的弹丸。
- AI解释
词语“槐胶弹子”并不常见,通常在特定语境中才会使用。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槐胶”,指的是从槐树(如刺槐或国槐等)上采集的一种天然树脂;第二部分是“弹子”,指的是一种小型球体,常用于游戏、赌博或装饰。结合这两个词来看,“槐胶弹子”可能是指用槐胶作为原料制作的小型球体。
详细解释:
- 组成成分:主要由从槐树上采集的天然树脂(槐胶)制成。
- 用途:虽然具体使用场景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主要用于装饰或某些特殊的游戏活动中。
- 特性:由于是用自然树脂制作而成,可能会有一定的黏性或不易变形的特点。
造句:
- “他从口袋里摸出几个槐胶弹子,在桌子上轻轻一敲,发出清脆的声音。”
- “古玩市场上偶尔会见到一些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槐胶弹子,引得不少收藏爱好者驻足观看。”
- “这种槐胶弹子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感到十分舒适。”
-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捉迷藏游戏时,手里捏着几个从爷爷那里得到的槐胶弹子作为奖品。”
- “老匠人用槐胶弹子制作的小挂件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不仅美观而且富有纪念意义。”
请注意,“槐胶弹子”并非一个标准术语或普遍使用的词语,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具体含义。以上解释和造句基于对“槐胶”与“弹子”的理解进行推断而来。
分词解释
槐
huái
1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花蕾可做黄色染料:~火(用槐木取火)。~序。~楝(a.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b.指听讼的处所。均亦称“棘槐”)。~鼎(喻三公)。2 姓。
胶
jiāo
1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质。~原。鳔~。乳~。万能~。如~似漆。~合板。2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鞋。~皮。~布。3 有黏性像胶的:~泥。~水。4 粘着,粘合:~合。~着(zhuó)。~柱鼓瑟。
弹
dàn,tá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