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歇后体的简介:

xiē hòu tǐ/tī/bèn
1.谓以歇后形式写的诗文。

  • AI解释

歇后体是一种独特的汉语口语表达方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引子)和后半部分(后文),其中前半部分通常是一个故事、谜语或情景描述,而后的后半部分则是对前面部分的巧妙补充或解释。整个表述往往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智慧或哲理。

歇后体通常以“XX——XX”这种形式出现,比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广泛存在,常见于民间故事、笑话以及日常对话中。它不仅能够增加语言的趣味性,还经常用来传递某些社会知识或人生哲理。

下面是五个使用歇后体的句子:

  1. 他这次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情紧张得不得了。
  2. 这次考试她得了满分,“芝麻开花——节节高”嘛,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3. “骑驴找驴不识驴——真聪明”,这句话用在你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4. 他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呢。
  5. 她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墙角的花儿——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现在她有了新的朋友和更多的欢笑。

分词解释

xiē

1 休息:~憩。~脚。~晌。安~。~凉。~心。2 停止:~止。~业。~工。停~。间~。~班。~后语。3 很短的一段时间:过了一~。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