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声下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柔声下气的简介:
róu shēng xià qì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说话时声低气柔,形容人谦卑恭顺的样子。清史稿˙卷五○八˙列女传一˙郑文清妻黎:言只柔声下气,容只衣饰整洁。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仔细一想,又怕赵大架子拿他看轻,立刻又做出一副谨慎小心的样子,柔声下气的说道:这都是大宪的恩典,尧翁的栽培。
1. 说话时声低气柔,形容人谦卑恭顺的样子。《清史稿.卷五○八.列女传一.郑文清妻黎》:「言只柔声下气,容只衣饰整洁。」《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仔细一想,又怕赵大架子拿他看轻,立刻又做出一副谨慎小心的样子,柔声下气的说道:『这都是大宪的恩典,尧翁的栽培。』」
词语《柔声下气》详解
词语:柔声下气
释义: “柔声下气”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时态度温和、谦恭,声音柔和。它常被用于描述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的礼貌和尊重的态度。
- “柔声” 指说话的声音柔和,不刺耳。
- “下气” 则是指心平气和,态度谦卑。
综合起来,“柔声下气”意味着用温和而谦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请求。这种言语方式可以增进与他人的沟通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有助于缓和矛盾、增进友谊或达成共识。
造句
-
李华一直保持着柔声下气的态度,成功地化解了和张明之间的误会。
-
在会议中,小王总是以柔声下气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面对客户时,销售员要保持柔声下气的态度,这样更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
他们决定通过柔声下气的方式解决家庭矛盾,避免了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
-
为了更好地融入团队,他总是以柔声下气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事。
这些例子展示了“柔声下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它所传递的积极信息。
分词解释
柔
róu
1 植物初生而嫩:~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2 软,不硬:~软。~韧。~嫩。~滑。3 软弱,与“刚”相对:~懦。~弱。刚~相济。4 温和:~顺。~和。~曼(柔和妩媚)。~情。
声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气
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