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蘖的拼音、解释、组词

枯蘖的简介:

kū niè
1.老树砍后长出的分枝。

  • AI解释

枯蘖》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树木被砍伐后剩下的树桩,尤其是指那些虽然枯萎但仍立于地上的树干。根据《辞海》等工具书,“枯蘖”一词出自古代文献,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用以形容某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或形象,但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枯——指树木或其他植物因缺乏水分而干燥、失去生机;蘖(niè)——原意是指植物被砍伐后从根部生长出来的嫩芽。因此,“枯蘖”常常用来形容一种在艰难环境中仍然顽强生存的形象。
  • 寓意:“枯蘖”往往带有隐喻或象征意义,通常用于描述人在逆境中依然不屈不挠、重新站起来的精神状态。

造句

  1. 尽管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他始终如同枯蘖一般坚韧不拔,从灰烬中汲取力量,重燃希望的灯火。
  2. 在这个荒芜的土地上,仅存的一株枯蘖成为了生命的象征,它证明了即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命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3. 尽管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他就像一株枯蘖一样,在逆境中顽强地生长着,最终获得了成功。
  4. 灾难虽然摧毁了一切,但在这片废墟之中,仍有一股枯蘖的力量在默默孕育着新的希望。
  5. 他的故事像是一棵枯蘖,即使根部被砍断,仍然能够从残枝上萌发出新芽,展现出了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分词解释

1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2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