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彦钧(1893-1950)的拼音、解释、组词
华彦钧(1893-1950)的简介:
huá/huà/huā yàn jūn (1893-1950)
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从父学习音乐,能奏琵琶、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曾为道士和吹鼓手,三十五岁双目失明后沦为流浪艺人。人称“瞎子阿炳”。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和琵琶曲《昭君出塞》等。1950年由其本人演奏,经录音整理后出版唱片及乐谱《阿炳曲集》。
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从父学习音乐,能奏琵琶、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曾为道士和吹鼓手,三十五岁双目失明后沦为流浪艺人。人称“瞎子阿炳”。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和琵琶曲《昭君出塞》等。1950年由其本人演奏,经录音整理后出版唱片及乐谱《阿炳曲集》。
- AI解释
《华彦钧(1893-1950)》这个词条主要是指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以下是对他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
华彦钧简介
华彦钧,字增保,又称“二泉”,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民间乐师、作曲家和演奏家,以其所创作并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作品闻名于世。他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的一个音乐世家,幼年丧父,少年时又双目失明,但这些并未阻止他在音乐上的追求与成就。华彦钧一生坎坷多难,却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华在民间音乐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个例句
- 华彦钧虽然盲了,但他通过琴声传达出了世界最美好的情感。
- 在中国音乐界,华彦钧的名字几乎是二胡演奏的经典代名词。
- 阿炳的《二泉映月》展现了他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 每当人们聆听那首著名的《二泉映月》,总会联想到华彦钧悲凉而坚韧的人生。
- 华彦钧不仅是一位音乐家,他的生活经历也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
通过上述解释与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华彦钧作为一位中国民间音乐巨匠的独特贡献和影响。
分词解释
华
huá,huà,huā
1 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2 精英:精~。含英咀(jǔ)~。3 开花:~而不实。春~秋实。4 繁盛:繁~。荣~富贵。5 奢侈:浮~。奢~。6 指中国或汉族:~夏。中~。~裔。~胄( ➊ 华夏的后裔; ➋ 贵族的后裔)。~工。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8 头发花白:~发(fà)。~颠(指年老)。9 指时光:年~。韶~。
钧
jūn
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3 乐(yuè)调(diào):~弦。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