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列士的简介:
liè shì
1.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 2.有名望的人。 3.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
1.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 2.有名望的人。 3.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周代上士、中士、下士的统称。职在献诗以劝谕天子。《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2. 有声望的人。《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列士》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那些有名望、有节操,或是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有突出表现的武士或是高尚之士。这个词的使用往往带有一定的敬意和赞许色彩。
解释:
- 列:排列,表示名位或地位。
- 士:特指古代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这里泛指具有高尚品质和行为准则的人物。
结合起来,“列士”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以英勇或者仁德著称的士人。这个词常常出现在描述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文辞中。
造句:
- 古代中国的《史记》中有许多列士的事迹,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令人钦佩不已。
- 在元曲《赵氏孤儿》中,程婴被尊称为“列士”,他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流传千古。
- 这位英雄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被誉为真正的列士。
- 他坚持正义,宁死不屈,堪称现代的列士。
- 中国古代许多列士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以上是《列士》一词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这些句子展示了“列士”在不同历史和文学场景中的应用与意义。
分词解释